心安看似簡單,其實最難。
  封丘用自己的斷腕和重尋發展之路,驗證了“心安”這小小一詞所包含的各種艱難抉擇和代價。尤其作為官員,“心安”不僅要讓自己心安理得,更要讓服務對象——老百姓心安,繼而安居樂業。
  讓一人心安不易,讓多數人心安更難。但封丘的抉擇清晰地釋放了一個信號:真正從百姓所需所想出發,真正摸清楚百姓生存發展的最基礎需求,以此為天平衡量,孰重孰輕、孰先孰後,一目瞭然。
  經過這樣的權衡選擇的發展道路,自然能贏得民心,能讓大多數老百姓“心安”。以封丘實踐為例,原先的黃河化工滿足了一個貧困縣的GDP發展衝動。從純粹經濟增長來看,封丘的官員們大概也能“心安”;但從黃河化工產生的污染來看,老百姓的基本生存需求都被破壞了,民心難安,官員的心又豈能真安?
  這麼一對比衡量,為了“心安”,封丘自然要選擇一條既能滿足群眾生存需要、又能滿足縣域經濟需要的可持續發展道路。
  “民心安,我心安”,對官員來說,這個道理本來簡單,但近年來部分地方頻發的群體事件恰恰說明,有些地方的治理者還是局限在“管”上,局限於滿足自己一個人的小心安,不顧老百姓的“民心安”,發展觀錯位,進而釀成大禍。
  封丘縣委書記李暉常說:“心安皆安。”只要秉持著“心安”的砝碼,不論一個地方發展快慢、貧窮或富有,一切都能穩步向前,而這為今人乃至後人創造的價值,是無法簡單用金錢甚至GDP衡量的。  (原標題:心安皆安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g42lgdoi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